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攝影報道
“終于盼到向家壩灌區工程通水了。”看著向家壩灌區岷江江底隧洞出口流動的水流,宜賓市翠屏區思坡鎮心寧村村民王莉顯得格外激動。
在王莉印象中,村里常年干旱,尤其是靠近山的村民,為了適應沒有水的日子,他們甚至把水田改成了旱田,專門種一些旱地作物,2018年12月動工的向家壩灌區一期一步工程就成了村子里的大伙的期盼。
如今,貫通94條隧洞,架設30座渡槽、穿過1350米岷江江底的向家壩一期一步工程正式通水,成為川南片區首座通水的大型骨干水網工程,宜賓、自貢、內江3市群眾將用上來自金沙江的“源頭活水”。
四川省向家壩灌區一期工程通水活動在宜賓市舉行
大型水利工程建成量少
遇極端干旱天氣 致玉米減產甚至絕收
四川年均水資源總量2565億立方米,居全國第二位。水資源如此豐富,卻由于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,常年存在供水壓力。以川南為例,每年率先進入春耕播栽高峰期,但常常因為大型水利工程建成量較少,導致春灌用水保供壓力大。
“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年和前年的旱情,我們連玉米都種不出來?!蓖趵驅Υ烁惺茴H深,前年最干旱的時候,她看著玉米稈從青色慢慢蔫下去,最終全部變黃的過程,到最后甚至連果實都沒有長出來。“柑橘倒是結出了果實,結果我掰開一看,里面早已干了。”
同樣感受很深的還有宜賓市屏山縣大乘鎮柏楊村黨支部書記譚其勇,由于村里的晚熟玉米多種在高臺地和土坡上,沒有灌溉水源保障,產量基本靠“老天爺”幫忙。2022年,村里500多畝晚熟玉米沒看到一個滿粒的?!澳悄暧衩状蠓葴p產,甚至絕收。村里的5萬斤李子也因干旱,導致個頭很小且口感不好,影響了銷路。”
旱也有旱的解決辦法,王莉表示,為了適應干旱的條件,村里靠近山區的農戶們紛紛改種了旱地作物,旱地作物耕種面積比例約占全村的60%。針對各區域不同的情況,政府也會通過提灌站抽水、水車送水等方式,保障村民用水。
千呼萬喚終通水
惠及宜賓、自貢、內江三地 供水人口 140萬人
2月6日,四川省向家壩灌區一期工程通水活動在宜賓市舉行。隨著向家壩北總干渠岷江江底隧洞閘門緩緩開啟,金沙江水奔騰而出,標志著向家壩灌區一期一步工程主體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據了解,向家壩灌區工程是四川省“六橫六縱”骨干水網工程的重要“一橫”,工程惠及四川省、云南省5市,設計灌溉面積約500萬畝,供水人口約754萬人,總投資約500億,共分為兩期建設。
岷江
一期工程涉及川南經濟區的宜賓、自貢、內江、瀘州4市11縣(市、區),總投資157億元,一期工程整體建成后,多年平均供水量8.47億立方米,將極大解決川南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,有效保障254萬人生產生活用水和198萬畝耕地灌溉用水。
其中,一期工程分為一期一步工程、一期二步工程實施。今天通水的向家壩灌區一期一步工程,惠及宜賓、自貢、內江3市7縣(區),設計灌溉面積51萬畝,供水人口140萬人,總投資76億元。主體工程于2018年12月開工,2024年12月完成通水驗收。
“通過2000余天的建設,目前,向家壩灌區一期工程新建干支渠147.8公里?!彼拇ㄋl集團向家壩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石科介紹,工程建設期間,攻克了系列技術難題,全省水利工程首次采用盾構施工法,建設岷江江底隧洞1350米,隧洞頂部離岷江底部最淺僅11米,高效解決了工程建設與河道通航、生態保護的突出矛盾;創造了多項建設紀錄,其中,瓦房頭渡槽最大單跨長達45米,是全國最大跨度的簡支預應力梁渡槽?!澳壳耙黄诙焦こ陶谧ゾo建設中,總投資81億元,預計2028年底建成?!?/span>
岷江江底隧洞出口節制閘
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向家壩灌區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,該工程涉及宜賓、自貢、瀘州和云南省水富市4市17縣(市、區),年供水能力9.35億立方米,設計灌溉面積約300萬畝,供水人口約500萬人,估算投資約343億元。